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,其功能异常往往在早期表现隐匿,容易被忽视,那么,肾病会有哪些常见信号?经方堂中医泌尿科专家胡明涛主任指出,恶心呕吐、小便泡沫、频繁夜尿、尿潜血、长期贫血和反复尿路感染等六大症状,可能是肾脏发出的"求救信号"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检查。
消化系统异常:不可忽视的肾病信号
许多患者不会将恶心呕吐与肾脏疾病联系起来,但胡明涛主任特别强调,晨起恶心呕吐可能是肾功能衰竭的重要警示。当肾功能受损时,血液中尿素氮水平升高,肠道细菌将尿素分解为氨,这种物质会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发恶心呕吐症状。由于晨起时血尿素氮浓度相对较高,因此患者常在早晨出现明显的消化道不适。这种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普通的胃肠问题,导致延误诊治时机。
尿液异常变化:肾脏问题的直观表现
小便泡沫增多是肾脏疾病的典型表现之一。胡明涛主任解释,当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时,本应保留在血液中的蛋白质会泄漏到尿液中,形成蛋白尿。这些蛋白质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,产生大量细小且不易消散的泡沫。发现这种情况,应立即进行尿常规检查,这是筛查肾脏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。
频繁夜尿同样值得警惕。健康成年人夜间排尿次数通常不超过1次,总尿量约1500-2000毫升。如果夜间需要多次起床排尿,且排除睡前饮水过多等因素,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。胡明涛主任建议,出现这种情况应记录排尿日记,包括次数和尿量,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。
尿潜血阳性是肾脏疾病的另一个重要指征。通过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发现这一异常。胡明涛主任提醒,发现尿潜血后不应掉以轻心,应及时咨询肾内科专科医师,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,可能是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早期表现。
全身性症状:肾脏功能的间接反映
长期不明原因贫血的患者常常辗转于血液科就诊,却忽略了肾脏问题的可能。胡明涛主任指出,肾脏不仅负责排泄废物,还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,这种激素对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。肾功能受损时,这种激素分泌减少,导致肾性贫血。因此,对于难以纠正的贫血患者,肾功能检查应作为常规筛查项目。
反复尿路感染也不容小觑。胡明涛主任强调,长期反复的尿路感染可能上行至肾脏,引起肾盂肾炎,久而久之可导致肾功能不全。特别是中老年女性、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,更应重视尿路感染的规范治疗和彻底治愈,避免对肾脏造成累积性损害。
中医视角下的肾病防治
从中医理论来看,上述症状多与"肾气不足"、"脾肾阳虚"或"湿热下注"等证型相关。胡明涛主任建议,出现这些症状时,除了现代医学检查外,还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进行调理。中医在改善症状、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尤其对于早期肾脏病变的干预效果显著。
预防胜于治疗,胡明涛主任给出以下建议:
定期体检: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
控制基础疾病:严格管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
合理饮食:限制盐分摄入,适量控制蛋白质
科学饮水:保持充足但不过量的水分摄入
避免滥用药物: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
肾脏疾病早期发现、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胡明涛主任提醒,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,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。通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,大多数肾脏疾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,避免发展到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阶段。